国军将领救下9万名红军,建国前夕毛主席下令:一定要找到他!

ag真人娱乐平台
你的位置:ag真人娱乐平台 > 新闻动态 > 国军将领救下9万名红军,建国前夕毛主席下令:一定要找到他!
国军将领救下9万名红军,建国前夕毛主席下令:一定要找到他!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20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46

在关键时刻,一位国军将领援手救出了9万名红军战士。建国前夕,毛主席特别指示:务必寻找到这位有功之将!

1934年,国军将领莫雄在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时,冒险送出庐山军事会议情报给中共中央,救下9万红军。建国前,毛泽东寻他,经叶剑英助力,莫雄重返革命,展现乱世中的忠诚。

一生征战献赤诚,铁血丹心映日明。豪杰壮志撼天地,浩然正气满乾坤。

1891年,莫雄在广东英德浛洸镇诞生,这个偏僻的南方小镇孕育了一位非凡人物,他注定要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书写下深刻而重要的一章。

16岁的莫雄加入中国同盟会后,踏上了革命征途。武昌起义一经爆发,他便投身广东北伐军,从排长起步,开启了其非凡的革命历程。

莫雄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与不屈不挠的性格,在军队中屡立战功,迅速由连长晋升为卫戍司令,成为了军队里不可或缺的支柱。

莫雄仗义且平易,深受将士爱戴,被军中上下亲切地称为“大哥”,这一称呼蕴含着将士们对他由衷的尊敬。

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,军政权力渐归蒋介石。他采取“各个击破”方针,着手削弱并清除各军阀势力。

莫雄洞察时局,暂退澳门以避锋芒。1927年,张发奎起兵反蒋,莫雄迅速响应,在北江地区果断集结反蒋势力。

然而,历经三年的顽强抗争,最终仍以失利收场。莫雄无奈隐居于上海,从此过上了低调隐蔽、鲜少露面的日子。

1930年末,一个意外机遇降临。宋子文于上海着手组建税警总团,并极力推荐莫雄担任团长之职。

莫雄起初心存顾虑,怕是陷阱。后经宋子文亲自向蒋介石担保,最终打消疑虑,接受了该职务。

此期间,莫雄经由老部属刘哑佛引介,结识了中国共产党。他日渐被马列主义所吸引,视其为解决中国困境的核心所在。

与周恩来、李克农等深入交流后,莫雄欲加入中国共产党。鉴于其特殊身份及重要性,组织决定保留其于国民党内部继续潜伏。

该决定为后来拯救9万红军奠定基础。莫雄踏上艰巨而崇高的地下工作之路,于国共间巧妙周旋,默默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。

潜入敌后觅良机,不顾安危施救援,赤胆忠心昭日月,生死度外见真情。

1933年,蒋介石率50万大军围剿中央苏区。危急关头,莫雄决定利用特殊身份,潜入国民党核心军事机构,以图应对。

经老友杨永泰介绍,莫雄获蒋介石信赖,被任为赣北第四行政专署专员及保安司令,此职既能接触核心军情,又为地下党提供了活动契机。

莫雄迅速与组织联络,请求派遣可靠同志支援。不久,卢志英、项与年等地下党员以多种身份抵达,分别负责军事与政治指导。

莫雄率队在赣北行动,旨在消解国民党疑虑。他们表面上佯装“打击共产党”,实则暗中掩护地下组织,确保工作顺利进行。

夏日,蒋介石于庐山主持最高军事会议,敲定了围剿中央苏区的终极策略。莫雄经秘密途径得知了该计划的详尽内容。

计划表明,国民党军将运用“铁桶阵”策略,集结精锐兵力围困中央苏区,意图分割后,对红军主力实施决定性打击。

莫雄了解情报传递的风险,但情势紧迫。他决定让最信赖的项与年伪装成商人,携带秘密信件,突破重重封锁线进行传递。

项与年即刻动身,历经重重关卡,曲折前行至中央苏区。他带回的情报,对中共中央制定突围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依据情报揭示的敌军布局,中央红军识别出国民党防线的薄弱点,为之后顺利执行战略转移、踏上长征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莫雄的此番冒险,助9万红军逃脱敌围剿,为中国革命事业保留了重要力量。期间,他谨慎伪装,持续在敌营中执行危险的地下任务。

莫雄为避免身份暴露,不得不继续参与国民党行动,甚至违心行事。他明白,唯有如此,方能继续在革命事业中发挥更大效能。

此后多年,莫雄在国统区默默奉献,为党组织传递情报,保护地下党员,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真正革命者的责任与风骨。

主席心怀旧恩寻访故人,叶剑英则四处奔走,积极寻找并汇聚各路英雄豪杰。

1949年春,随着解放军不断取得胜利,新中国即将诞生。于北平的一次中央会议上,毛泽东忆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。

他着重提及1934年敌营传出的关键情报,感叹若无此情报,中央红军恐已覆灭。毛泽东立即指示,务必寻得这位恩情重大的提供者。

叶剑英承担了任务,身为资深革命家,他明白情报的重要性,随即安排人员迅速展开搜寻行动。

搜寻之路极为坎坷。因保密要求,当年处理情报者多不知情报出处。叶剑英只能从头梳理,逐步探寻蛛丝马迹。

叶剑英在查阅历史档案时发现了项与年的名字,随后他经过多方努力打听,最终成功找到了这位昔日负责送信的重要人物。

项与年揭示了莫雄的身份,并细述了当年送信的惊险历程。叶剑英由此确认,他们寻觅的恩人正是曾任赣北行政专员的莫雄。

然而,莫雄的行踪成了新困扰。解放战时,他为逃避国民党追捕,四处奔波。战后,他的去向更是无人知晓。

叶剑英指令人员遍寻全国,终在广州城郊某小镇觅得莫雄行踪,功夫不负有心人,成功找到目标。

镇民告知寻访者,镇上确有莫姓老先生,平日少出门却性情温和。寻访者上门探访,得见虽面容消瘦却精神饱满的莫雄。

获知莫雄确切地点,叶剑英亲赴广州。两位老战友重逢,叶剑英紧握莫雄之手,久久才舍得放开。

叶剑英向莫雄传达了毛主席的问候与谢意,而莫雄谦逊回应,称传递情报是革命者的分内之事,不值一提。

叶剑英为表谢意,特邀莫雄赴京。在京期间,莫雄将受到党和人民的崇高礼遇,以表彰他作为功臣的贡献。

莫雄爽快答应,行前整理好简装,怀揣对新中国的向往,登上了前往北方的火车,心中满是憧憬与期待。

叶剑英一路上向莫雄细致描绘了新中国的发展规划,两位老战友交谈融洽,一同憧憬着祖国的光辉前景。

长途跋涉后,莫雄到达北京。这座古城如今洋溢着新生气息,恰似他即将翻开的人生新篇章,充满了希望与活力。

再踏革命征途展赤诚,余年倾注于建设事业,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国家发展,矢志不渝。

1949年深秋,莫雄于中南海获毛泽东亲切会见。毛主席紧握其手,深情致谢,感激这位老战友多年来的无私奉献与组织贡献。

会面时,莫雄详细向毛主席汇报了传递情报的历程,并展示了多年珍藏的重要文件,那些泛黄的纸张,记录着那段充满惊险的历史。

组织鉴于莫雄高龄,原拟安排其在北京安享晚年。然而,这位老革命家自告奋勇,坚持要为新中国的建设继续发光发热。

组织遵循莫雄意愿,委任其为广东省政协委员。重返久别故乡后,莫雄迅速投身于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。

莫雄在政协任职时,积极贡献智慧,助力地方经济。他深入基层调研,倾听民众心声,努力解决群众难题,为民众排忧解难。

1951年,广东启动土地改革,莫雄率工作组深入乡村,助力农民分得田地。他的现身,使众多老区民众倍感亲切与温暖。

莫雄尤为重视教育事业,频向省政府提议加大农村教育投入。经他竭力推动,家乡成功新建了多栋校舍。

闲暇之余,莫雄着手整理回忆录,意在将个人革命历程载入史册,惠泽后人。这些宝贵的史料,最终成为了探究那段历史的关键依据。

1956年春,莫雄健康状况日渐衰弱,组织安排专人照顾他,然而他仍坚持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工作任务。

莫雄在生命晚期,将全部积蓄赠予家乡教育,认为这是回馈党和人民的最佳途径。

1957年8月,莫雄于广州辞世,终年66岁。他的一生历经旧中国至新中国,亲眼目睹了中国革命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。

莫雄的追悼会在广州庄严举行,叶剑英特地南下参加,为其老战友送别,并亲笔撰写悼文,高度赞扬了莫雄对革命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。

为缅怀这位卓越的革命先辈,广东省决定于其家乡建纪念馆,馆内展示其遗物及历史资料,以作纪念。

莫雄的事迹被载入教材,其英勇无畏、献身革命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。他的名字,将永远铭记在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之中。



上一篇:尴尬: 被苹果踢掉的供应链, 国产手机扶不起
下一篇:黄金居高不下,非农数据能撼动避险情绪吗?

Powered by ag真人娱乐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